表面處理是在基體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層與基體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不同的表層的工藝方法。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滿足產品的耐蝕性、耐磨性、裝飾或其他特種功能要求。MIM零件一般需要各種表面處理,以獲得更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及導電性能,高質量表面等。MIM制造及后處理介紹,請點擊查看→一文看懂MIM金屬粉末注射工藝!養(yǎng)活上百萬人,影響幾十億手機用戶!
下面我們來以下6種較為常見的表面處理工藝:
一、
拋光處理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二、
電鍍處理
電鍍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電鍍可以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MIM件被放置在陰極,金屬離子得到電子附在MIM件表面,一般鍍層較多的有銅、鋅等。
三、
PVD處理
PVD指利用物理過程實現(xiàn)物質轉移,將原子或分子由源轉移到基材表面上的過程。它的作用是可以使某些有特殊性能(強度高、耐磨性、散熱性、耐腐性等)的微粒噴涂在性能較低的母體上,使得母體具有更好的性能。
工件被放在用惰性氣體填充的密閉空間內,金屬離子在高壓下濺射至工件表面,并形成一層金屬膜。PVD的基本方法包括:真空蒸發(fā)、濺射、離子鍍。
四、
發(fā)黑處理
發(fā)黑是化學表面處理的一種常用手段,原理是使金屬表面產生一層氧化膜,以隔絕空氣,達到防銹目的。外觀要求不高時可以采用發(fā)黑處理,發(fā)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亞硝酸鈉。
五、磷化處理
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膜的過程。磷化的目的主要是:
1)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
2)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
六、噴涂處理
噴涂通過噴槍或碟式霧化器,借助于壓力或離心力,分散成均勻而微細的霧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裝方法。具體請點擊查看:一張圖看懂手機納米注塑外殼的5噴5烤工藝!
總的來說,磷化、拋光主要是預處理,為其他后處理做準備;電鍍、PVD是應用較多的兩類處理技術;發(fā)黑和噴涂會對制品表面會有較大的改變,更適合于大工件。